衝擊波治療 Vs 高能量電磁波治療 大比拼!
572048536_1269742548506119_7972327115633381679_n
主題:

經常有病人問到衝擊波治療及高能量電磁波治療有什麼分別?今日就等小編同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解一下兩部儀器在治療原理、作用及適應症上有何分別!

 

衝擊波治療 (Shockwave Therapy)
 

 

高能量電磁波治療 (High 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rapy) 

本頁圖片/檔案 - 482228286_9403015706426411_6479811667610914223_n   本頁圖片/檔案 - 3 (1)
治療原理
????原理: 利用高能量聲波 (acoustic wave) 傳入組織,產生機械性衝擊及微創反應, 刺激組織修復
????傳導方式: 聲波 (mechanical energy)
????作用深度: 約3–6 cm(視探頭及能量)
 
 
 
 
治療原理
????原理: 利用高強度電磁
場 (electromagnetic
field) 穿透皮膚與脂肪層, 在深層肌肉誘發磁感應電????流與肌肉收縮
傳導方式: 電磁波 (magnetic energy)
????作用深度: 可深入至8–10 cm,影響肌肉與神經活動
     
主要作用
????組織修復: 促進血液循環, 刺激膠原蛋白生成, 活化幹細胞反應
????止痛機制: 抑制痛覺傳導, 分解鈣化, 消炎作用。
????肌肉反應:不會直接造成肌肉收縮
????代謝效果: 局部修復及減少鈣化
 
 
 
 
主要作用
????組織修復: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促進細胞代謝
????止痛機制: 放鬆肌肉痙攣, 刺激神經, 調節疼痛信號
????肌肉反應: 會誘發深層肌肉強烈收縮 (類似主動運動)
????代謝效果:改善淋巴流動, 增加代謝, 可輔助減脂與肌肉強
     
常見適應症
????肌腱/筋膜: 網球肘, 足底筋膜炎, 肩旋轉肌腱炎, 鈣化性肌腱炎
????關節: 網球肘, 髕腱炎, 髖滑囊炎
????運動恢復: 慢性肌腱炎, 延遲性肌肉酸痛
 
 
 
 
常見適應症
????肌腱/筋膜: 肩頸肌肉緊張, 下背痛, 梨狀肌症候群
????關節: 腰背痛, 骨盆肌群無力, 關節周圍肌肉萎縮
????神經系統: 坐骨神經痛, 神經性肌肉無力
????運動恢復:運動後恢復, 提升肌力訓練效果
????盆底肌訓練
     
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懷孕
❌ 禁止用骨折區
⚠️避免直射金屬區域
⚠️ 心臟起搏器小心使用
⚠️ 避免急性炎症或腫瘤區
 
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懷孕
❌ 禁止於有金屬植入區域
❌ 禁止使用心臟起搏器
⚠️ 避免急性炎症或腫瘤區
⚠️ 骨折區慎用(需癒合後)
     

 

簡單比喻
???? 衝擊波:好似「小鎚仔敲打」刺激組織修復,針對慢性肌腱炎、鈣化、筋膜炎最有效。
⚡ 高能量電磁波:好似「無接觸嘅深層肌肉訓練器」,強化深層肌肉、改善神經肌肉控制。
 
衝擊波及高能量電磁波治療都是物理治療中其中一種有效的治療儀器, 但不能單靠進行這些儀器治療便會得到痊癒。 治療效果需要配合治療師的手法治療, 針對性的運動處方, 家居護理及姿勢糾正等。只有透過這樣一套整全的治療方案, 才能夠讓傷患獲得最大的康復效果。選擇哪種治療方式應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治療師的專業判斷!